查看原文
其他

不满嘉峪关分配的小作文,究竟哪儿错了?

小冠 风车读书
2024-09-08

武汉大学德语硕士

小顾

,作为选调生,被委派到嘉峪关工作。

所谓选调生,就是各地有关部门,从高校应届毕生中选拔培养的对象,通常委派到基层工作。

这在不少人看来,是难得的“上岸”机会,从此得以进入体制内。

但小顾对如此分配颇为不满,在网上发布了一篇《山花寻海树,不如就春风》的小作文。

几乎与此同时,小顾申请取消到嘉峪关工作分配,主动放弃了选调生的资格,得到了批准。

按理说,事情至此便该了结。

然而,小顾的那篇

“吐槽嘉峪关分配”

的小作文,突然在网上传遍,使得她一下子沦为众矢之的。

骂小顾“自私、没担当”,或者给她扣上“地域歧视”的大帽子,以及贬损她的学历和能力……

各种针对小顾的冷嘲热讽、口诛笔伐,像滔滔江水一般滚滚而来。

小顾究竟做错了什么?至于被众多网民如此苛待吗?

百余年前的法学家耶林,无法苟同网民对小顾的任何指责。

相反,耶林有一本堪称不朽的小册子,《为权利而斗争》

此书之中的字字句句,都分明在为像小顾这样的人,大声喝彩、高调点赞。

“自私没担当”的指责,可以休矣

很多责骂小顾的人,往往是这样的逻辑:

你做选调生,进入体制,就是要为人民服务;

而你抱怨嘉峪关的工作环境之类,分明是在强调自己的利益!

所以,你根本没有公职人员应有的担当,是个自私的家伙,根本配不上这份工作。

让你做选调生,把你派到嘉峪关或者其他任何地方,都是“上头”高看了你。

你还有好意思抱怨什么?!

——对这样的逻辑,耶林在书中强烈反对。

耶林认为,每个人积极伸张自身的利益,是天经地义的权利。

“即使当兵打仗,命都可以不要,也需要发足粮饷。”

这个道理是明摆着的,是亘古不变的公正原则。

书中进一步谈到:

无论身处任何岗位,只有勇于伸张个人权益,才能真正做到敬业,担当其对其他人的责任。

否则,就只有貌似“毫无私欲”的虚伪。

一个虚伪的人,各种“担当”的漂亮话,根本靠不住。

“换言之,如果不能坦率地伸张个人权益,那么这样的人,也很难真正把其他人的利益放在心上,如此虚伪者,很容易成为社会的隐患。”

有些网民觉得,小顾的职业期待太高了——嫌弃嘉峪关的环境差,而且高估了自己。

但书中则认为,争取自身权益,即使“漫天要价,就地还钱”,也无可厚非。

尤其是在不注重个人的环境下,“你争取三分,最后得到的,恐怕只有一分”。

那些率先站出来,为自己的利益大声疾呼之人,即使被“枪打出头鸟”,往往在客观效果上,也会由此改善大家的处境,堪称英雄。

无论此刻大家如何斥骂小顾,或许今后,很多“体制内”的工作岗位,可能就会少一些“皇帝女儿不愁嫁”的心态,想一想“我这样的岗位,凭什么能吸引人才,留住人才”。

小顾比众多指责她“没担当”的人,已经担当了更多。

“喊冤前,先跪好”,岂有此理?

小顾的那篇小作文,有不少“带刺儿”的言辞,冒犯了许多人的敏感神经。

例如她大讲了一通自己的优秀学历。

还说之前一直没把公务员,纳入职业规划的考虑范围。

此后,见识到了一些企业对女性不加掩饰的歧视嘴脸,才决定进入体制试试看。

对她成为选调生后,被分配工作的嘉峪关,小顾更是各种吐槽:

“偏远落后的戈壁滩小县城,我在那里被禁锢,动弹不得”。

还明确表示“不想如此将就下去”,“在一个不度春风的城市寻找自己的山花,是缘木求鱼”

小顾将这篇文章写出来发表,很大程度上,类似“当众喊冤”,也就是向大家讲述令自己感到不满意、不公平的遭遇。

和书中谈到的一些人,将自己的薪酬状况或者法庭判决,写成颇具修辞性的文章,登在报纸杂志上,吸引眼球、倾诉苦衷,没什么两样。

对这种做法,书中明确表示:

“这是每个人的合法权利,即使有些‘添油加醋’,文风酸辣兼备,往往也无可厚非。”

“在一个合理的社会,任何人公开喊冤鸣不平,都没必要先对言辞进行自我审查,确保字句恭谨谦卑、无冒犯性——就像封建时代‘草民见官老爷’一样,先立正站好甚至跪好。”

小顾对自己难以接受的工作分配,有写小作文、“公开鸣冤”的权利,法无禁止即自由。

你可以不认同的她的某些观点。

但这一切也只能是观点之争,不该上升到人格层面的攻击,更不该“上纲上线”。

尤其是,如果不是小顾自己辞职,即使用工单位,也不该因为一篇抱怨文字,便将其人轻易辞退,无论对她怎样“处理”,都要拿出令人信服的法律依据才行。

容忍多元声音,也是在捍卫你自己的权益

如今,小顾被大家当作负面的靶子,各种斥骂;

甚至连她的导师,都被一些网民“人肉”出来——天晓得是真是假,反正先大骂一顿,肆意发泄一番再说。

甚至还有人,幸灾乐祸地说:

小顾这次“红了”,以后休想找到任何工作了,就连她的导师,也会受到连带处理……

——这样的网络暴力,令人怵目惊心、不寒而栗!

书中对强烈反对此类做法。

将来某些时候,我们每个人,或者我们的亲友,也有可能处于和小顾类似的境地,发出不平之鸣。

“如果以民愤之类的理由,让自己不喜欢的声音,在公共场合纷纷消失,那么,这也无异于大家一起压缩自己的表达空间。”

“反过来讲,按照人人平等的法律准则,你对其他人的声音——哪怕你多么反对——保持容忍态度,这也是捍卫自己的同等权利。”

“毕竟,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每句话,都能让其他人都喜欢听。”

书中这些话语,虽然至今已历经百年,依然掷地有声。

小顾这样的年轻人,在我们这个社会,实在太少了,弥足珍贵。

我们应该保护这样的人,即使其一些观点有些偏颇,也应多些包容。

但愿,今后还有更多“小顾”,发出不一样的声音;

而不要迫使她们纷纷闭嘴,从此万马齐喑——连同你和我,也随时都生怕“祸从口出”……

请仔细想想看,是不是这个道理?



推 荐 阅 读

(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)

请在右下角“点赞” “在看”

第一时间阅读文章

好看的人都在看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风车读书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